|
◎记者 王彭
今年以来,ETF市场持续火热,成为各路资金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通道。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全市场ETF总规模达4.8万亿元,其中股票ETF、跨境ETF、商品ETF和债券ETF的规模均较去年底显著增长。多家公募基金表示,在经济稳步复苏、政策支持的背景下,ETF正从“交易工具”升级为“财富管理基础设施”,成为“长钱长投”的重要载体。
赚钱效应凸显
资金持续涌入ETF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ETF总规模达4.8万亿元,相较去年底的3.7万亿元大幅增长。ETF规模快速增长是不同类型产品共同推动的结果,其中股票ETF、跨境ETF、商品ETF规模增长显著,增量分别为3500亿元、2959.8亿元和777.2亿元。
强劲的赚钱效应是吸引资金持续涌入的重要因素。以股票ETF为例,截至8月18日,742只股票ETF近1年涨幅超10%,在全部可比股票ETF中占比超九成。据统计,截至8月18日,今年以来华夏沪深300 ETF、华宝券商ETF分别获得299.7亿元、232.83亿元的资金净流入;华宝银行ETF、易方达沪深300 ETF、嘉实沪深300 ETF等产品均获百亿元以上资金净流入。
随着资金持续流入,越来越多千亿元规模“巨无霸”产品出现,华夏沪深300 ETF、华泰柏瑞沪深300 ETF、易方达沪深300 ETF、嘉实沪深300 ETF等6只产品规模均超1200亿元。
助力“长钱长投”
ETF成重要载体
今年1月,中国证监会印发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强化指数基金资产配置功能,稳步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
业内人士认为,指数化产品正在快速发展,在相关政策引导以及A股赚钱效应逐步加强的背景下,ETF将进一步吸引长期资金,优化市场结构,助力构建“长钱长投”的资本市场生态体系。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行政负责人徐猛表示,近年来ETF市场规模持续扩张,ETF产品数量快速增长,产品类型不断拓展。ETF费率低、持仓透明、交易便捷,是投资者参与权益市场的较好工具。
富国基金ETF投资总监王乐乐认为,“长钱长投”的核心在于引导资金着眼长远,穿越周期,获取稳健回报。指数化投资的吸引力将持续增强,A股指数化投资的规模和占比有望显著提升,ETF的资产配置功能将进一步凸显。
“今年以来,ETF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良好的宏观经济数据反映了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落地和经济基本面的不断企稳,中长期资金持续增配权益市场。在增量资金市场中,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回升,投资者信心也在不断增强,市场赚钱效应逐步显现。”工银基金基金经理赵栩称。
在广发基金看来,今年以来,被动指数化投资的趋势更加显著,发展速度和质量也在提升,这表明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正在被更多投资者所认可,ETF产品本身也在从工具属性升级为居民财富管理的基础性设施。
国泰基金量化部基金经理黄岳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投资者选择将ETF作为其财富管理的抓手,ETF基金既是投资者分散风险、获取收益的优质工具,也是市场稳步上行的有力支撑,已逐步发展为大众化的投资方式。同时,ETF也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截至2024年底,机构投资者通过ETF持有股票型基金的比例超40%,创历史新高。
“未来,随着产品创新和制度优化的持续推进,ETF将进一步发挥其低成本、高效率、透明化的优势,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的良性生态体系。”黄岳称。
责任编辑:杨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