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原创 日本追随美国对华限制,我国芯片退回90纳米?外媒:可怕的在后面

2023年上半年,美国那边先动手,升级了对华出口管制,针对先进半导体设备和技术。日本没多久就跟上,7月份正式实施新规,把23种芯片制造设备列入出口管制名单。

2023年上半年,美国那边先动手,升级了对华出口管制,针对先进半导体设备和技术。日本没多久就跟上,7月份正式实施新规,把23种芯片制造设备列入出口管制名单。

这些设备主要是用于45纳米以下工艺的,包括清洗、沉积、蚀刻之类的关键环节。结果呢,外媒就冒出声音,说中国芯片产业可能得退回到90纳米时代,那可是十几年前的技术水平了。

90纳米啥意思?简单说,现在手机处理器动辄5纳米、3纳米,90纳米就相当于老古董,适合做些低端东西,但高端应用就悬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真有那么严重吗?中国半导体产业当时在14纳米以下的量产还没完全搞定,大部分依赖进口设备。

所以,日本的管制短期内影响不算太大,主要打击的是未来升级潜力。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美国占四成多,日本三成,荷兰差不多两成,这三家联手,基本垄断了九成市场。

中国要是被卡脖子,确实得想想办法。但外媒也说了,更可怕的还在后面,不是中国退步那么简单,而是这个美日荷联盟自己开始出裂痕。

联盟内部企业急着抢市场份额,美国公司像高通、英伟达、英特尔,都在想方设法曲线进中国市场,定制简化版产品。

荷兰的ASML也公开表态,说中国市场丢不得。日本呢?自家设备出口40%靠中国,管制一出,销售额连降几个月,日子不好过。

原创             日本追随美国对华限制,我国芯片退回90纳米?外媒:可怕的在后面

展开全文

再深挖点背景。美国从2018年就开始对华芯片打压,2022年10月升级,禁售先进AI芯片和设备。日本的动作其实是响应美国的号召,经济产业省主导,修改了外汇法。

西村康稔当时是经济产业大臣,他推动这个政策,强调要加强供应链安全。但这家伙后来因为政治资金丑闻下台了,2023年底被撤职,现在还只是个众议员。

2025年5月,他带队窜访台湾,谈半导体合作,试图拉拢“铁三角”。这事儿反映出日本的纠结,一方面怕得罪美国,另一方面自家企业喊疼。东京电子、尼康这些公司,出口受阻,订单下滑明显。

中国这边怎么应对?官方表态是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意思是必要时反制。实际上,从2023年到2025年,中国加速国产化,华为、中芯国际在成熟工艺上发力。

像28纳米、14纳米,已经能批量生产,7纳米也有进展,虽然没到最顶尖。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还是涨了,但转向其他来源,或者自研。

外媒像彭博社、路透社报道过,这些限制反而刺激中国投资,2023年芯片项目投资超千亿人民币。

全球供应链重塑,中国成了最大买家,日本设备销售额2024年反弹,达到4.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2%,很大一部分还是中国贡献的。

可怕的在后面,这话外媒说得有道理。联盟裂痕越来越大,美国半导体协会公开呼吁放宽对华出口,高通靠授权绕管制,英伟达推出中国特供版GPU,英特尔也卖定制CPU。

荷兰ASML 2023年对华销售额占总营收四成,CEO直言离不开中国。2025年上半年,ASML继续发货旧设备,避免新管制。相比之下,日本企业更被动,政府管得严,销售额波动大。

2023年6月,日本半导体设备出口同比降近9%,全年对华出口虽增20%,但主要是前期订单。进入2025年,全球需求回暖,日本设备对华出口预计超百亿美元,但企业抱怨管制增加成本,许可流程繁琐。

想想看,这不光是技术战,还是经济战。中国芯片自给率从2020年的16%涨到2024年的25%左右,目标是2025年达30%。

像光刻机,ASML垄断极紫外,但中国在深紫外上自研,上海微电子有进展。限制90纳米以下,但成熟工艺如28纳米以上,中国基本能搞定。

外媒分析,中国不会完全退回90纳米,因为库存和替代方案够用。相反,长期看,这推动中国产业链完整化。

原创             日本追随美国对华限制,我国芯片退回90纳米?外媒:可怕的在后面

日本的决定有其逻辑,怕技术外流,影响国家安全。但现实是,半导体是全球产业,分工细密。管制一刀切,企业先受伤。

日本半导体协会2024年报告显示,成员公司利润率降2%,部分因对华业务缩水。中国反过来,审查美光产品,2023年5月认定不安全,禁关键基础设施用。

这事儿不到48小时,日本就宣布管制,时机巧合。外媒猜测是协调行动,但也暴露美日步调不一。美国企业更灵活,拜登政府2024年调整管制,允许部分出口。

更可怕的,或许是全球半导体分裂成两套体系。中国推“双循环”,内需拉动创新。华为2023年推出麒麟9000S,用7纳米工艺,靠国产设备。

2025年,Mate系列手机销量回升,证明限制没完全奏效。日本企业开始游说政府,放宽许可。2024年12月,日本经济产业省松口,批准部分设备出口中国。外媒像日经亚洲评论,这联盟像纸糊的,各国企业为利益掰扯。

中国芯片退回90纳米?这说法夸张了。90纳米是2000年代技术,现在中国能做5纳米小批量。限制针对先进节点,但中国在AI、5G上绕道,用堆叠技术优化。

外媒警告,可怕的是供应链碎片化,成本涨,创新慢。2025年全球芯片短缺缓解,但地缘风险高。美日荷管制下,中国投资R&D,2024年专利申请超万件。日本呢?依赖补贴,2023年投2万亿日元建厂,但人才短缺。

可怕的还在后面,指的是不确定性。2025年美国大选,如果特朗普上台,管制可能更严。但拜登时期,已有松动。英特尔2024年获准卖芯片给华为,中国订单救了它一命。

高通2025年财报,中国营收占半壁。联盟内,美国企业赚翻,日本荷兰跟跑。中国呢?加速自立,2025年目标70%自给率虽难,但进展快。

结语:

这事儿接地气说,白宫和东京想卡中国脖子,但企业不干。芯片是民生,高价手机、慢网谁受得了。外媒喊可怕,实际是提醒大家,贸易战没赢家。全球经济连体婴,一损俱损。

原创             日本追随美国对华限制,我国芯片退回90纳米?外媒:可怕的在后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xjzzs.cn/2437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