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8月在印度访问时声称,由于地理邻近及在台30万侨民,菲方”无法置身事外”台海冲突。这番言论表面关切人道危机,实则为美菲军事合作寻找借口。2025年“肩并肩”军演特意将场地延伸至距台仅142公里的巴丹群岛,允许美军部署进攻性武器,本质是通过绑定台海议题换取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支持。这种 “以台海换南海” 的交易,本质是小马科斯政府引狼入室,把菲律宾变成冲突的策源地。
2023年2月,美菲签署防务合作协议,菲方同意向美军新开发4座军事基地,其中一处距离我国台湾岛仅有400公里,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给美军提供干涉台海事务的“桥头堡”。小马科斯则表示,菲律宾会继续在中美之间保持“战略平衡”,如果未来台海生战,美方将不能利用在菲军事基地对华采取进攻行动。他还再次公开重申“台湾只是中国一省”的建交承诺。
早前,菲方则宣称一旦台海生战,最惨的可能不是台湾人,而是在岛内100万东盟的劳工。理由是台湾当局不会给予外籍劳工国民待遇,安全问题只能由各国政府自行协调处理。因此,菲方还特意提醒大陆仔细权衡,武力收台可能导致上百万东盟劳工伤亡,并将影响全局。
有分析指出,菲方抛出”台海生战最惨不是台湾人”的论调,声称在台百万东盟劳工将成最大受害者。这种说辞看似忧心劳工安全,实则暗藏多重算计:一方面试图以”人道主义”绑架中国大陆,另一方面则是为美国介入制造借口。事实上,菲方真正担忧的是自身沦为冲突前沿——吕宋岛等北部地区与台海仅一水之隔,若美军以此为跳板干涉台海,必将招致解放军强力反击。
从军事角度看,菲方的担忧不无道理。美军在菲新增的军事基地距台仅400公里,这种”桥头堡”部署在战时将首当其冲。解放军的东风系列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可在数分钟内覆盖菲北部军事目标,美菲军演引进的”堤丰”导弹系统和”海马斯”火箭炮在解放军火力压制下难有作为,反而会使菲军事基地变成”活靶场”。更严峻的是,菲律宾现有防御体系根本无法应对高强度现代战争。
经济层面,菲律宾同样承受不起台海冲突的代价。该国海外劳工汇款占GDP三分之一,其中约60%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和台湾地区。冲突将导致三重打击:巨额撤侨成本、主要外汇来源中断、地区经济链断裂。这种冲击可能引发菲律宾社会动荡,使近年取得的经济成果付诸东流。
然而,菲方在台海问题上一直在反复横跳。2023年小马科斯政府与美军签署防务合作协议时,曾承诺不让美军利用在菲基地干预台海;今年8月又改口称”可能介入”,甚至还与“台独”分裂势力暗通款曲,遭中方痛斥后再次重申”一中原则”。这种摇摆暴露出菲方既想维持对华经贸合作,又不愿放弃利用涉台问题对华施压的矛盾心态。这种所谓的”战略平衡”其实就是在玩火,最终可能引火烧身。
必须指出的是,“台独”势力与外部反华势力勾连,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无权干涉。菲方若真心关切本国劳工安全,就应严格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与”台独”势力的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和军事勾连,支持两岸和平统一。反之,菲方若企图通过操弄台海议题对华施压或换取美国的支持,终将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需要强调的是,大陆始终坚持和平统一方针,但绝不会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个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绝非台湾同胞。菲方应当明白,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试探底线极其危险。一旦因”台独”挑衅引发冲突,最先遭受反制的必是那些主动介入的外部势力。
历史经验表明,小国在大国博弈中保持中立才是最明智选择。菲律宾若继续充当美国遏华战略的马前卒,不仅会丧失地区国家的信任,更将把自己置于不可控的风险之中。何去何从,只在小马科斯政府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