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2035年,歼36和歼50或双双上舰,对F35C形成“断代式领先”

但是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随着“ 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加之海上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需要更强的海外军事投送能力,这样才能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可以说,中国海军对六代机的需求,反而要大于空军对六代机的需求。空军方面,随着“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日趋完善,解放军已经能够对第一岛链范围内形成绝对拒止,以歼-20、红旗防空导弹、预警机、反隐身雷达等装备构建起的防空网,足够保障领空安全,未来10年内,世界上都很难出现敢于触碰大陆防空网的航空兵。

但是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随着“ 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加之海上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需要更强的海外军事投送能力,这样才能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可以说,中国海军对六代机的需求,反而要大于空军对六代机的需求。空军方面,随着“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日趋完善,解放军已经能够对第一岛链范围内形成绝对拒止,以歼-20、红旗防空导弹、预警机、反隐身雷达等装备构建起的防空网,足够保障领空安全,未来10年内,世界上都很难出现敢于触碰大陆防空网的航空兵。

可需要走出家门口、深入大洋的中国海军,未来承受的压力反而会非常大,中国对外出口需要海上通道确保畅通,中国的能源进口必须依赖重要海峡,保护海上生命线的重任只能由海军挑起来。中国缺乏海外军事基地、航母数量又明显少于假想敌,想要在脱离“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情况下依然具备强大的威慑力,就不能只依靠驱逐舰、潜艇携带的高超音速导弹了。在远洋缺乏补给能力的时候,高超音速导弹弥足珍贵,想要长时间维持威慑能力,必须在舰载机质量方面取得巨大的优势,仅仅与假想敌性能持平或者略占优势并不够。

2035年,歼36和歼50或双双上舰,对F35C形成“断代式领先”

眼下海军的歼-35舰载机虽然服役了,但是相较于美国海军装备的F-35C舰载机,歼-35很强,但依然不够强,在大洋上美国参战的航母数量很可能是解放军的2到3倍,这意味着舰载机数量方面解放军处于1:2甚至1:3的劣势,歼-35一对一的情况下大概能稳压F-35C,可是同时打2倍甚至3倍数量的F-35C,歼-35就不够用了。如果在2030年福建舰能够搭载六代机,那么将为整个航母舰队带来战斗力质的方面飞跃,目前的问题就是北方的歼-50和南方的歼-36能不能上舰。

而一架飞机想要成为舰载机,必须在舰机适配性、起降性能方面达标,舰机适配性主要指的是能够匹配甲板、机库和升降机的相关尺寸;起降性能则要求飞机具有优秀的低空低速操控性能。这两方面达标后,还需要进行舰载特殊设计,比如加强起落架架构、设计折叠机翼、配备舰机交互设备、进行防盐雾腐蚀处理。

2035年,歼36和歼50或双双上舰,对F35C形成“断代式领先”

展开全文

目前最有希望上舰的是北六代,机身长度与歼-16大致相当,翼展则长了大约7米,采用了兰姆达翼,翼身融合程度也非常高,最大起飞重量肯定要超过歼-15,可能会接近40吨。歼-15如果设计为舰载机,最有可能在兰姆达翼的后沿折角处设计折叠翼,主翼折叠后翼展依然比歼-15宽出大约5米。

如果仅从尺寸来看,歼-50作为舰载机太勉强了,就连歼-15的尺寸都遭到了许多人的诟病。但是从舰载机发展历史来看,歼-50还不算世界上最大的舰载机,无论长度还是翼展都小于美国的A-3舰载攻击机。A-3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美国航母甲板上服役,一直效力到1991年海湾战争后,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7吨,不仅尼米兹级航母能携带A-3,就连中途岛级和福莱斯特级都可以搭载A-3攻击机,这两型航母的排水量都比福建舰少了1万吨以上,所以从尺寸上来看,歼-50登上福建舰没有任何问题,最多是会影响载机量。

歼-50另一个问题是翼展太大,导致福建舰舰艏的2部弹射器无法同时排放2架歼-50,限制了歼-50的弹射效率。而福建舰的升降机可以同时停放2架歼-15,想要同时排放2架歼-50就不太够用了,一切还要看实际上舰测试。

2035年,歼36和歼50或双双上舰,对F35C形成“断代式领先”

而在起降性能方面,歼-50拥有与歼-15高度相似的主翼后掠角,而宽大的菱形前机身也能提供相当大的升力,而无尾后掠翼设计的非常靠后,配合矢量推力技术以及大面积襟副翼,歼-50的低速性能甚至会优于歼-15,是当舰载机的好苗子。

采用了全动翼尖、机腹沟槽设计的歼-50,兼顾了减重减阻、增强敏捷性,这将是一款拥有出色超音速性能且低速性能出色的飞机,主要用于制空作战,作战半径可能会达到2000千米的级别。歼-50一旦上舰,会立即成为空战性能最强的舰载机,直接对美国海军的F-35C、F/A-18形成碾压,哪怕是美国海军在研的F/A-XX舰载机,也会明显处于下风,歼-50至少能够确保中国海军维持20年的大洋制空权。唯一的问题是福建舰没有为携带歼-50进行专门的优化性设计,导致歼-50在福建舰上存在调动效率低的问题,未来的004和005应该会专门为六代机上舰而进行结构优化。

2035年,歼36和歼50或双双上舰,对F35C形成“断代式领先”

至于南六代也就是歼-36,许多人看到的第一眼就认定其不可能成为舰载机,根据简式防务周刊的预测,歼-36长度大约为23米、翼展超过24米、最多起飞重量接近50吨。歼-36采用了飞翼布局,在设计折叠翼的时候会非常麻烦,当然也不是说飞翼式布局就没法设计折叠翼,X-47B、A-12舰载攻击机都是采用飞翼式布局,并设计了折叠翼。歼-36的翼展和长度都稍大于A-3舰载攻击机,最多起飞重量可能接近50吨、着舰重量可能也有30吨,超过了弹射器、拦阻索、升降机的安全使用界限,目前的福建舰不太可能部署歼-36,未来新一代的大型核动力航母配合新技术,可能会留给歼-36上舰的机会。

其实如果有够用的着舰设备与弹射器,歼-36将会是一款综合性能极强的舰载机,歼-36采用了翼面积巨大的飞翼布局,并且不用于B-2轰炸机那样的飞翼布局,歼-36的机翼前缘与机身融合形成一个巨大的边条,并且还配备了前缘机动襟翼和后缘襟副翼,升力系数相当高,配合三台发动机带来的澎湃动力,弹射起飞完全可行。而且飞翼构型天生拥有优秀的低空低速性能,就连美国人都采用这种布局设计出A-12舰载攻击机,只要拥有强度足够的拦阻索,歼-36在航母上着舰同样很轻松。

如果说歼-50是一款侧重于制空作战的飞机,那么歼-36则是一款具有战略意义的全能打击飞机,相当于曾经让美国海军魂牵梦绕的A-12舰载攻击机升级版,既能够执行远程反舰任务,也能够执行“穿透制空”作战。

2035年,歼36和歼50或双双上舰,对F35C形成“断代式领先”

歼-36凭借着庞大的机体、三引擎强劲动力、兼顾隐身与高机动高速度的构型,具备了超大航程、超大载弹量、全向隐身、超音速巡航能力,成为了六代机的标杆。与歼-50相比,歼-36牺牲了一定的机动性与上舰适配性,换来的却是更高级的攻防能力。从巨大的机体来判断,歼-36的作战半径很可能达到3000千米的级别,一艘航母如果能携带5-10架歼-36,就能够显著提升整支舰队的综合作战能力。

歼-36富裕的机腹弹仓空间,使其不仅能够轻松携带霹雳-17远程空空导弹,甚至连鹰击-15超音速反舰导弹都能轻松装下,配合超强的穿透打击能力,仅仅5架歼-36就能够在大洋上对一支航母舰队构成巨大威胁。虽然歼-36机动性稍差,夸张的载油量带来了超强的高速冲刺能力,配合霹雳-17远程空空导弹,足以在敌机接近自己前清理掉潜在威胁,可以在不依赖护航的情况下执行反舰、空袭作战任务。

目前来看,歼-50具备2030-2035年成为舰载机的能力,而歼-36则需要等到弹射器、拦阻索、起降机设备升级后,才能作为航母舰载机服役,这个时间段可能需要等到2035-2040年,而该时间段正好是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批量下水的时候。等到歼-50和歼-36双双上舰形成战斗力后,中国的航母数量也不再是绝对劣势,歼-50主防、歼-36主攻,这一对组合将对所有海军形成降维打击,哪怕美国海军的F/A-XX六代机服役了,充其量也只能接近歼-50的性能,美国现在已经无力同时兼顾舰载隐身攻击机的研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xjzzs.cn/2788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