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马斯克,靠什么成了史上最有钱的美国人?

他这些钱都是哪里来的呢? 特斯拉股价上涨 :近期特斯拉股价单日上涨3.31%,为其净资产单日增加超60亿美元。

他这些钱都是哪里来的呢?

特斯拉股价上涨:近期特斯拉股价单日上涨3.31%,为其净资产单日增加超60亿美元。

股票期权价值:其2018年获得的薪酬方案中包含大量特斯拉期权,若没有被法院取消,价值高达1330亿美元。

SpaceX估值增长:该公司估值已达4000亿美元,马斯克所持42%股份约值1680亿美元。

xAI控股公司:合并xAI与X平台后,整体估值1130亿美元,马斯克持股约53%,价值约600亿美元。

上面这些资产共同推动了马斯克的个人财富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

他一周工作超过100小时,这种强度持续了整整15年,同时管理着特斯拉、SpaceX等多家致力于颠覆行业甚至改变世界的公司。

他好像掌握着不一样的操作系统,能用一套独特的思维和工作方法,持续完成那些在旁人看来不可能的任务。

马斯克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在一次内部分享中,马斯克亲自揭晓了答案。他把自己的核心能力归结为两样东西: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和五步工作法的实践工具

前者帮他看透事物本质,找到创新的原点;后者则为他提供了一套从本质出发,高效推进、避免浪费的清晰路径。

今天,我们就来彻底拆解这两大利器。

你会发现,它们不只是造火箭和电动车的“高大上”理论,更是我们每一位创业者、管理者,甚至是想提升个人效能的普通人,都能学会和用上的强大工具。

第一性原理:看透世界本质的超级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很多人会告诉我们“行业就是这样做的”,“从来都是这么办的”,于是我们也跟着走老路,结果就是在红海里拼命挣扎。

这就是典型的“类比思维”——看着别人的答案来解自己的题。

而马斯克之所以能连续颠覆汽车、航天、能源多个行业,正是因为他掌握了一把思维利器:第一性原理。

1.什么是第一性原

用马斯克自己的话说:“你要把事物分解到最基本的原则,从物理学的本质出发进行推理。不要用类比推理,我们生活中太多类比了。”

展开全文

听起来很简单对不对?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可太少了。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走捷径,类比思维就是最省力的那条路。

2.马斯克怎样用第一性原理,颠覆火箭制造?

买不起火箭,那就自己造!

2002年,马斯克带着团队两次远赴俄罗斯,想要购买退役的火箭。

第一次去,喝了好多酒,正事没办成,而且俄罗斯给马斯克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第二次更是离谱,马斯克越努力交涉,对方卖得越贵,他甚至被对方嘲弄了一番。

在回程的飞机上,马斯克盯着窗外一言不发,突然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个Excel表格。他开始列出制造火箭所需的基本材料:铝、钛、铜、碳纤维等特殊合金。

接着,他查询了伦敦金属交易所这些原材料的价格。计算结果让他震惊:火箭原材料的成本只有购买价格的2%!

那一刻,他意识到问题的本质不是“火箭太贵”,而是“传统的航天产业链条存在巨大的效率浪费”。他转身对同行的航天专家说:“我们可以自己造火箭。”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疯狂至极。但正是这个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决策,催生了SpaceX,最终将火箭发射成本降低了90%。

一个阀门,要花25万美元?

SpaceX成立初期,一家供应商给一个普通的压力阀报价25万美元。

马斯克没有接受这个“市场价”,而是把团队叫到身边:“这个阀门的功能是什么?实现这个功能的最简单方式是什么?”

他要求工程师拆解阀门的功能需求:在特定压力下开启,在另一压力下关闭,保证密封性。接着他问:“这些功能用更便宜的材料和设计能否实现?”

结果,团队用自家工厂里常见的材料,设计制造出了功能完全相同的阀门,成本只有之前报价的零头。

这件事后,马斯克提出了著名的“白痴指数”理论:用零部件的价格÷这个零件所需原材料的成本。指数越大,说明这个零部件“越白痴”,要么是中间环节太多,要么是制造效率太低。

每当遇到一个“白痴指数”过高的部件,马斯克就会重新思考流程、革新制造方式以降低成本。

3.马斯克怎样用第一性原理重塑汽车行业?

电动车电池的“白痴指数”

2010年左右,电动车电池组的市场价格高达每千瓦时600美元。如果接受这个价格,特斯拉永远只能卖给有钱人。

马斯克再次回归第一性原理。他让团队把电池组拆解到最基础的材料层面:碳、镍、铝、钢、锂、锰、钴、聚合物。然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查询这些材料的价格。

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所有这些原材料的总成本,只需要每千瓦时82美元。

也就是说:电动车电池的“白痴指数”,是7.3。

这事,马斯克和特斯拉的团队当然不能忍。他们立即开始自建电池工厂,通过重新设计电芯化学配方、优化封装结构、改进制造工艺,硬是把电池成本降到了行业无法想象的水平。

案例2:Cybertruck(特斯拉纯电动皮卡)的“不锈钢革命”

当特斯拉团队开始设计Cybertruck(特斯拉推出的纯电动皮卡)时,他们本能地参考了福特F-150、雪佛兰索罗德等传统皮卡。最初的设计看起来就像“稍微未来感一点的普通卡车”。

马斯克看到后很不满意:“你们还在用类比思维设计!我们要回归本质:一辆卡车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

他带着团队重新思考:卡车的本质是载货工具,需要坚固耐用、实用性强、生产成本低。带着这些本质需求,他们做出了几个反传统的决定:

首先,采用超硬30X冷轧不锈钢,这种材料通常用于航天领域,最大的优点是无需涂装防锈,直接省去了整车涂装生产线;

其次,采用极简的平面设计,倒不是因为好看,而是因为平面的不锈钢板更容易加工,不需要昂贵的冲压模具来塑造曲面。

最后,将车身外壳与承载结构合二为一,打破了“车身是车身、车架是车架”的百年传统。

这些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决策,让Cybertruck成为了汽车工业史上最具颠覆性的产品之一。

4.第一性原理的核心要点

从马斯克这些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第一性原理思维的三个关键:

质疑一切假设

马斯克在内部常说:“所有要求都应该被当成建议,唯一不可违反的只有物理学定律。”

当工程师说“这是行业标准”时,他会追问:“谁制定的标准?为什么这么制定?我们现在的情况还适用吗?”

回归物理本质

从最基本的物质、能量、数学规律出发,而不是从现状、竞品或经验出发。就像他常说的:“物理学告诉我们,什么是可能做到的,其他的都是建议。”

从头推理路径

像数学家证明定理一样,从公理开始一步步构建系统。马斯克经常用这个方法来训练团队:“如果物理学原理允许,剩下的就是工程实现问题,而工程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5.普通人如何训练第一性原理思维?

你可能会说:“我又不是马斯克这种顶级企业家,我做的只是一些很普通的事,第一性原理对我有用吗?”

其实,它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有用,而且,训练第一性原理思维有个简单的方法——连续追问五个“为什么”。

比如面对一个产品定价问题时:

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定价是999元?

因为竞争对手都是这个价位?

为什么竞争对手定这个价位?

因为这是行业的传统定价策略?

那为什么我们要遵循这个传统?

因为……

往往在这时候,才开始真正的思考。

每问一次“为什么”,你就离问题的本质更近一步。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能帮你打破大多数思维定式。

关键是你要有挑战传统的勇气。马斯克说过:“如果你做的事情在三年后看起来仍然是个好主意,那说明你的野心不够大。”第一性原理思维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更是一种重新定义可能的勇气。

下面,我们会好好聊聊怎样通过“五步工作法”、把这种本质思维转化为可执行的系统方法。看透本质只是第一步,把本质思考转化为卓越成果,才是真正的挑战。

五步工作法:从本质思维到极致执行的作战手册

第一性原理是马斯克思考世界的“世界观”,五步工作法是他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这可是他在特斯拉和SpaceX花了好几十亿美元学费验证的系统执行框架。

有趣的是,这五个步骤看似简单,但90%的人都会在其中某个环节犯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反常识、反直觉的执行系统。

第一步:质疑每项要求

马斯克在内部有一道铁律:“永远不要接受一项来自某个部门的要求,比如来自’法务部门’或者’安全部门’的要求。你必须知道提出这项要求的人的名字,然后质疑它。”

他甚至补充道:“这件事要一直做下去,即使这项要求来自我马斯克本人。”

为什么他这样极端?

因为在组织里,“部门名义”往往意味着责任的模糊和思维的惰性。当你必须直面一个具体的人,问“大卫,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个功能?它的物理原理是什么?”时,思考的深度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早期SpaceX工程师设计某个阀门时,直接套用了传统的军用标准,导致成本巨高。

马斯克追问说:“为什么必须满足这个标准?”工程师回答:“这是行业规范。”他继续追问:“这个规范是基于什么物理原理?我们现在的情况还适用吗?”

一连串质疑后,团队发现许多军用标准源于几十年前的技术条件,对于商业航天而言过度保守。通过系统性质疑和重新测试,SpaceX打破了大批此类“金科玉律”,光这一项就节省了数千万美元。

第二步:尽可能删除不必要的部分或流程

在彻底理解需求本质后,接下来就是大刀阔斧地做减法。

马斯克有个著名的量化标准:“如果你最终加回来的部分还不到你删除部分的10%,那就说明你删减得还不够。”

这个标准逼迫团队必须区分什么是“必不可少”,什么是“锦上添花”。

比如,在Model 3遭遇“生产地狱”时,最大的瓶颈之一是传统的汽车车身制造,它由上百个冲压零件通过大量焊接组装而成。马斯克问:“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零件?能否用更少的部件实现相同功能?”

答案就是革命性的一体化压铸技术。他们将Model 3后底板的70多个零件,一次性压铸成一个零件。这个办法直接删除了数百台焊接机器人、大量工序和质检流程,工厂占地面积减少30%,成本大幅下降。

第三步:简化和优化

这是最容易搞错顺序的一步。马斯克强调:“最常见的错误,是在第二步之前就进行第三步:去简化和优化一个本来应该被删除的部件或流程。”

这就像你花费巨资优化马车的速度,却没有意识到整个马车都应该被汽车取代。

在决定采用不锈钢材质后(注意,这本身就删除了涂装生产线),特斯拉团队开始简化Cybertruck的设计。他们采用直线和平面造型,不仅是为了外观炫酷,更深层的原因是:简化制造。

平面的不锈钢板比复杂曲面更容易加工、拼接,大幅降低了制造难度和成本。这种“为制造而设计”的思路,是典型的先删除再简化。

第四步:加快周转时间

前三步:质疑、删除、简化优化——彻底完成之后,现在可以踩下油门了。

马斯克从特斯拉工厂的惨痛教训中总结道:“每个流程都可以加快,但只有遵循了前三个步骤之后才能这么做。在特斯拉工厂,我错误地把很多精力花在加快生产流程上,后来我才意识到有些流程原本就应该被拿掉

SpaceX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实现火箭的48小时内重复发射。为了实现这个“加速”,他们不是在发射流程上小修小补,而是先完成了前面几步:

质疑:火箭回收后为什么需要那么多检查和翻新?

删除:哪些检测步骤是非必要的?哪些部件可以设计得更耐用,无需更换?

简化优化:重新设计箭体接口,让检测和设备更换更便捷;简化地面支持设备。

做完这些之后,他们才开始专注于加速:比如研发更快的燃料加注技术、自动化的箭体检查机器人、并行作业流程等。这样,每一次加速都打在关键点上。

第五步:自动化

马斯克说:“这是我在内华达工厂和弗里蒙特工厂犯下的一个大错:我一开始就试图将每个步骤进行自动化改造。我们本应该先质疑所有要求,删除不必要的部分和流程,把问题筛出来、处理掉,然后再推进自动化。

特斯拉在Model 3产能爬坡时,过于激进地在生产线上部署了高度复杂的自动化系统。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名为“阿尔弗雷德”的巨型自动化模块,它本应完成多种复杂的装配工作,但故障频发,最终被弃用。

经历了这次教训,在建设柏林和得州超级工厂时,特斯拉调整了顺序。他们先运用前四步,彻底优化了电池和车身的设计与生产流程,使其本身就非常适合自动化。

然后,再引入经过验证的、可靠的自动化方案,实现了真正高效的全自动生产。

你看,这五个步骤环环相扣,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逻辑:从“为什么”(第一步)出发,经过“做什么”(第二、三步),最后到“怎么做更好更快”(第四、五步)

这个顺序一旦颠倒,所有的努力可能只是在为一个本不该存在的系统做优化。

那么问题来了:知道了这套顶级方法论,我们要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应用呢?

别急,喝口水,我们慢慢说。

如何实践第一性原理和五步工作法

读完上面的内容,你可能既兴奋又困惑:马斯克的方法论确实厉害,但在我的公司,这些“高大上”的理论真的能用吗?

答案是:不仅能,而且比你想象的更有效。关键在于,我们要学的不是具体的操作,而是背后的思维模型。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些“屠龙术”转化为你我都可上手的“庖丁解牛刀”。

1.从“小切口”开始训练第一性原理思维

从日常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入手,效果反而更好。

假如你是一家SaaS公司的创始人,产品定价9999元/年。先别急着参考竞争对手,试着像马斯克那样思考:

拆解到本质:客户购买你的产品,核心价值是什么?是提升了效率、增加了收入,还是降低了成本?

成本结构分析:实现这个价值,你的最底层成本是多少?(服务器、人力、研发分摊)

价值重估:这个核心价值对客户来说,实际价值是多少?能否量化?

比如,浙江一家小型阀门制造商,长期陷入价格战。老板明白了第一性原理后,不再跟竞争对手卷价格,而是回归本质:

“客户买阀门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控制流体通断。那现有阀门的痛点是什么?易泄漏、寿命短、维护麻烦。”

他们用三个月时间重新设计产品,虽然成本提高了30%,但寿命延长了3倍,维护成本降低70%。

结果这款“昂贵了”的阀门反而供不应求,因为他们卖的不再是“阀门”,而是“免维护的流体解决方案”。

2.用五步工作法,优化你的核心流程

五步工作法最适合用来解决那些“老大难”问题。让我们看一个真实的企业改造案例:

一家母婴电商,日订单2000单,但物流成本高、错发漏发频发。老板带领团队用五步工作法进行了系统改造:

第一步:质疑每项要求

“为什么每个订单都要放三张宣传单?”

“为什么必须用纸箱+气泡柱?”

“为什么承诺24小时发货?”

他们发现,很多规定都是“一直以来都这样”,缺乏数据支撑。

第二步:删除不必要的环节

删除了90%的宣传单,改为电子优惠券。

非易碎品改用更便宜的可降解包装。

推出“延迟发货享优惠”选项,分流了30%的订单压力。

第三步:简化和优化

10种纸箱规格简化为3种标准尺寸。

优化拣货路径,使平均行走距离减少40%。

重新设计打包流程,实现“傻瓜式”操作。

第四步:加快周转时间

引入批量打印系统,打单速度提升3倍。

优化仓储管理系统,拣货效率提升60%。

第五步:自动化

在关键环节引入自动称重检测系统。

使用自动封箱机替代人工。

成果怎么样呢?

物流成本下降了35%,错发率从5%降到0.3%,人均效能提升2倍,更重要的是,团队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工作”。

结语

你看,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与五步工作法,本质上是一套关于“如何正确思考”与“如何高效执行”的元认知。

它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不是某个具体问题的答案,而是敢于质疑的勇气、回归本质的习惯,以及遵循逻辑的纪律。

在你心中,马斯克是个怎样的人呢?你觉得从马斯克身上,能学到什么?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xjzzs.cn/28226.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