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南向资金大举抄底 两只港股基金“吸金”近百亿港元成最大赢家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创近两个月最大纪录 昨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合计高达198亿港元,创下今年8月5日以来最大净买额纪录。而在8月5日当天,南向资金净买入额高达234亿港元。当时南向资金的积极买入,也助推港股展开一轮强劲涨势,恒生指数从25000点下方发力,到10月2日涨到了27381.84点。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创近两个月最大纪录

昨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合计高达198亿港元,创下今年8月5日以来最大净买额纪录。而在8月5日当天,南向资金净买入额高达234亿港元。当时南向资金的积极买入,也助推港股展开一轮强劲涨势,恒生指数从25000点下方发力,到10月2日涨到了27381.84点。

南向资金大举抄底 两只港股基金“吸金”近百亿港元成最大赢家

从昨日盘后公布的交易数据来看,南向资金重点净买入的并非阿里、腾讯等个股标的。其中,阿里巴巴-W(09988.HK)被净卖出约16亿港元,腾讯控股(00700.HK)被净卖出约24亿港元。此外,中芯国际(00981.HK)也被净卖出了约5亿港元。其他被净买入的个股,金额也不算大。

相比之下,盈富基金和恒生中国企业两只港股基金成为南向资金借道扫货的主要对象,两只基金被合计净买入94.18亿港元,也成为南向资金扫货的最大赢家。

盈富基金:南向资金净买入超72亿港元

具体来看,昨日南向资金净买入盈富基金金额高达72.8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金额为52.0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金额为20.75亿港元。

盈富基金为恒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股票型ETF基金,该基金跟踪恒生指数,最新基金份额规模为56.81亿份,净资产规模达1508亿港元。今年以来,盈富基金净值累计增长32.70%,小幅跑赢恒指年内涨幅。

从行业配置来看,盈富基金重点布局金融、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三大行业。其中,金融业持仓比例达33.56%、可选消费持仓比例24.28%,信息技术持仓比例18.91%。

南向资金大举抄底 两只港股基金“吸金”近百亿港元成最大赢家

展开全文

盈富基金行业配置 数据来源:万得数据

而从具体重仓股来看,截至8月31日,盈富基金持仓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为腾讯(8.72%)、汇丰控股(7.99%)、阿里巴巴(7.5%)、小米集团(5.93%)和建设银行(5.03%)。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达53.25%。

南向资金大举抄底 两只港股基金“吸金”近百亿港元成最大赢家

盈富基金重仓股 数据来源:万得数据

恒生中国企业:南向资金净买入21.35亿港元

除了盈富基金外,恒生中国企业也被南向资金(沪)净买入21.35亿港元。

据了解,恒生中国企业也是恒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只股票型ETF基金,该基金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其最新份额规模3.097亿份,净资产规模达291.78亿港元。今年以来,该产品净值涨幅29.38%。

在行业配置上,恒生中国企业和盈富基金略有不同。恒生中国企业在可选消费的持仓比例达29.36%,金融业持仓比例22.43%,信息技术持仓比例22.43%。

南向资金大举抄底 两只港股基金“吸金”近百亿港元成最大赢家

恒生中国企业行业配置 数据来源:万得数据

从恒生中国企业重仓股来看,截至8月29日的数据,腾讯为第一大重仓股,持仓比例8.93%;阿里、小米、建行的持仓比例也都超过7%。而美团和中国移动的持仓比例约为5%。

南向资金大举抄底 两只港股基金“吸金”近百亿港元成最大赢家

恒生中国企业重仓股 数据来源:万得数据

借道ETF布局港股 传递多重信号

分析人士指出,南向资金大举买入盈富基金和恒生中国企业基金,表明内地机构投资者正利用港股市场的短期波动进行低位布局,反映了对港股长期估值修复的信心,以及风险对冲的战略意图。这一集中买入行为发生在市场情绪受挫的背景下,其背后传递出多重信号。

首先,南向资金大幅流入ETF产品,体现了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的防御性配置策略。盈富基金和恒生中国企业基金分别跟踪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买入这些基金相当于一篮子配置港股核心资产。当市场因外部风险出现回调时,机构投资者通过ETF快速布局,避免了个股选择风险,同时享受市场整体估值修复的红利。

其次,当前港股市场具有明显的估值优势,特别是H股相对于A股依旧存在折价。以中芯国际为例,其H股价格仅为A股的一半左右。宽基指数基金如盈富基金和恒生中国企业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便捷、低成本参与港股估值修复的工具。银河证券分析认为,尽管短期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港股可能承压,但在国内稳增长政策支持下,中长期有望实现估值回升。

最后,南向资金通过ETF配置港股,也体现了资产配置多元化的需求。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在行业结构、上市公司质地等方面存在互补性,投资港股有助于内地投资者分散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xjzzs.cn/2986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