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从希尔顿到宝格丽,全国的五星酒店为何都在摆地摊?

2025年的暑假已过,这个暑期酒旅行业有点不一样。夏夜,长沙的湘江畔,一向以奢华静谧著称的宝格丽酒店在草坪上亮起了霓虹灯牌,“星空夜市”四个字映照着来往游客惊喜的目光——这里不仅有精酿啤酒、烧烤串串,还有本地手作和街头艺人表演。同一时间,郑州希尔顿酒店外的“户外烧烤啤酒花园”座无虚席,北京王府井某五星级酒店门口支起了露天大排档,上海外滩边的高端酒店纷纷推出“露台小酒馆”。曾经高不可攀的五星级酒店,如今集体走出大堂,在街边支起地摊,卖起了小吃。

2025年的暑假已过,这个暑期酒旅行业有点不一样。

夏夜,长沙的湘江畔,一向以奢华静谧著称的宝格丽酒店在草坪上亮起了霓虹灯牌,“星空夜市”四个字映照着来往游客惊喜的目光——这里不仅有精酿啤酒、烧烤串串,还有本地手作和街头艺人表演。同一时间,郑州希尔顿酒店外的“户外烧烤啤酒花园”座无虚席,北京王府井某五星级酒店门口支起了露天大排档,上海外滩边的高端酒店纷纷推出“露台小酒馆”。曾经高不可攀的五星级酒店,如今集体走出大堂,在街边支起地摊,卖起了小吃。

摩根士丹利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第一周(6月29日至7月5日),中国酒店行业的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同比下降8%,其中入住率下降5%。这一数字看似微小,却揭示了一个严峻现实:即便在传统旅游旺季,高端酒店也未能迎来预期中的客流反弹。

更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行为的变化。当前旅游市场呈现出“高频次、低消费”的新特征:人们出行更频繁,但单次消费预算显著压缩。过去动辄三四天的深度游,正被“特种兵式旅游”取代——年轻人用48小时打卡三座城市,睡青旅、挤地铁、吃快餐,只为在朋友圈晒出“我来过”。

这一幕看似戏剧化,实则折射出中国高端酒店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困境。一场由市场倒逼的“降维求生”正在上演。而这背后,是消费习惯的深刻变革、旅游模式的迭代升级,以及整个酒旅行业对“高端定义”的重新思考。

这种趋势直接冲击了高端酒店的核心客群。商务旅客因企业差旅预算收紧而减少入住;高端休闲客因经济预期不明朗而降低消费层级;国际游客虽逐步恢复,但尚未回到疫情前水平。三重压力之下,五星级酒店的客房出租率持续承压,部分城市甚至出现“空置率超30%”的尴尬局面。

“摆地摊”是自救与转型

面对入住率下滑和营收压力,五星级酒店并未坐以待毙。相反,它们开始主动“破圈”,将服务场景从封闭的室内延伸至开放的公共空间,通过“摆地摊”实现品牌下沉与流量重构。

这并非简单的“降价促销”,而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战略转型:

传统五星级酒店强调私密性与仪式感,大堂金碧辉煌,服务层层设防。但在Z世代和年轻中产眼中,这种“距离感”反而成了消费障碍。而“星空夜市”“啤酒花园”等露天市集形式,打破了酒店与城市的物理边界,营造出轻松、自由、可参与的社交氛围。

展开全文

长沙宝格丽通过“星空夜市”吸引本地居民和游客驻足,不仅提升了品牌曝光,更将酒店从“住宿目的地”转变为“城市生活地标”。这种“去酒店化”的运营思路,恰恰是高端服务业在新时代的进化方向。

过去,酒店的餐饮、SPA、健身房等配套服务基本只对住店客人开放。而现在,通过街边摊位、限时市集等形式,酒店得以触达庞大的“非住店人群”——本地市民、周边白领、短暂停留的游客。

从希尔顿到宝格丽,全国的五星酒店为何都在摆地摊?

郑州希尔顿的“户外烧烤啤酒花园”定价亲民,人均消费不足百元,远低于其餐厅常规标准。但正是这种“低门槛体验”,让更多人第一次走进五星级酒店的空间,感受其服务品质,从而为未来转化为高价值客户埋下伏笔。

长期以来,中国高端酒店严重依赖客房收入,餐饮及其他服务多为配套,盈利能力有限。但在RevPAR下滑的背景下,酒店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摆地摊”本质是一种轻资产运营模式:无需大规模装修投入,利用现有场地和人力,快速搭建消费场景。烧烤、精酿、甜品、文创等品类毛利率普遍高于传统客房业务。据业内人士估算,一个周末夜市的流水可达数万元,且边际成本极低。

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激活了酒店的“闲置资源”——晚间空置的草坪、露台、停车场等空间,原本只是成本项,如今却成为创收点。

行业困境的深层原因:供需错配与消费平权

五星级酒店集体“摆地摊”,表面上是经营策略的调整,实则是整个行业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

2015年至2020年,中国高端酒店迎来黄金发展期。各大国际品牌加速布局,一线城市核心地段、新一线城市CBD区域密集开业。据《中国饭店业务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底,全国五星级酒店数量已突破900家,较十年前翻倍。

然而,需求端的增长并未同步。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差旅削减、消费者偏好变化,导致高端酒店供过于求。许多城市出现“同一条街五六家五星级”的现象,竞争白热化,价格战频发。

过去,住五星级酒店是身份象征,是商务接待的“标配”。但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趋于理性,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追求“实用主义”——他们愿意为体验付费,但拒绝为“标签”买单。

从希尔顿到宝格丽,全国的五星酒店为何都在摆地摊?

携程《2025上半年旅行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过60%的年轻旅行者选择“中端连锁酒店+特色民宿”组合出行,认为“既舒适又不浪费”。即便是高净值人群,也开始注重消费的“情绪价值”而非“社会价值”。

新一代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标准化的“国际范”酒店,而是渴望融入当地生活。他们更愿意住在有故事的老建筑改造酒店、设计师民宿,或参与本地市集、夜市等活动。

五星级酒店若固守“千店一面”的模式,必然被边缘化。而“摆地摊”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回应——通过引入本地小吃、手作、音乐等元素,增强在地文化属性,拉近与城市居民的情感连接。

突围之路:高端酒店如何重塑价值?

面对挑战,五星级酒店不应简单地“向下兼容”,而应借机完成一次真正的转型升级。未来的高端酒店,不再是“围墙内的奢华”,而是“城市生活的引领者”。

参考星巴克“第三空间”理念,高端酒店可进一步开放公共区域,打造集餐饮、艺术、社交、办公于一体的复合空间。例如,白天提供共享办公位和咖啡简餐,傍晚举办小型音乐会或艺术展,夜间变身露天酒吧或市集。

从希尔顿到宝格丽,全国的五星酒店为何都在摆地摊?

北京某丽思卡尔顿已试点“会员制城市会所”,非住客可通过年费享受部分设施和服务,探索可持续的轻奢生活方式平台。

高端酒店应深入挖掘所在地的文化基因,将其融入产品设计与服务体验。例如,成都的五星级酒店可推出川剧变脸主题下午茶,西安的酒店可联合博物馆开发“唐风夜宴”项目。

长沙宝格丽的“星空夜市”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其融合了湖南本土的饮食文化与青年潮流,形成了独特的“在地吸引力”。

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偏好,提供个性化推荐和服务。同时,构建跨品牌、跨城市的会员生态,提升用户粘性。例如,住一次五星级酒店,可兑换合作景区门票、本地餐饮折扣等,增强综合体验价值。

酒店集团可将品牌、管理、供应链等能力打包,输出给中小型特色酒店或文旅项目,收取管理费或分成,降低重资产风险。例如,万豪已在中国试水“特许经营模式”,加速下沉市场布局。

从希尔顿到宝格丽,五星级酒店“摆地摊”看似是一种妥协,实则是一次勇敢的自我革命。它标志着中国高端服务业正在告别“唯价格论”和“唯品牌论”的旧时代,迈向“以人为本”“以体验为核心”的新纪元。

这场“地摊革命”告诉我们:真正的高端,不在于金碧辉煌的大堂,而在于能否与城市共生、与人群共情、与时代共振。当五星级酒店愿意放下身段,走进街头巷尾,倾听普通人的消费需求,它们才真正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未来的赢家,或许不再是那些固守“围墙”的传统巨头,而是能够灵活应变、勇于创新、真正理解现代消费者的新一代酒店经营者。摆地摊不是堕落,而是重生的起点——在这场深刻的行业变革中,谁能率先完成“从奢华容器到生活平台”的转型,谁就能赢得下一个十年。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 元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xjzzs.cn/2740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